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和途径,强化政银企三方联动,以“把脉式”服务破解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堵点、卡点,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从无到有、迅速启航,让企业的“专利”变“红利”,“知产”变“资产” ,激活创新发展“一池春水”。2023年以来,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额得到了快速发展,2023年全市知识产权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11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创新高,跃居全区第二,同比增长30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及中小企业27家,同比增长80%,创新主体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一是靠前服务,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息“双向奔赴”。实现银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息双向交流、同频共振。一方面,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积极沟通对接相关部门,全面梳理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战略新兴产业集群企业,会同发改等部门,以信用、知识产权等各类数据为基础,累计授信乌兰察布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企业375家,并推送至金融管理部门和银行共享,让更多拥有知识产权优势的创新型企业进入银行视线。另一方面,深入摸排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为契机,深入各园区企业,走访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台账。同时,全面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调查,组织企业填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信息,了解知识产权拥有情况、融资意向及合作银行等信息,并结合企业实际,帮助园区、企业等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工具箱和金融机构资源库。2023年以来,累计收集融资需求金额12.93亿元。
二是延伸服务,推动知识产权质押政务服务“就近办”。积极对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于2024年4月在我市获批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呼和浩特代办处乌兰察布工作站”,在原有的商标业务服务基础上,新增专利权质押咨询、预先审核功能,让银行企业少“跑腿”,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同时,商标窗口新增商标质押融资登记业务,并于6月12日成功受理办结首件商标质押登记业务,助力我市企业内蒙古赛诺种羊科技有限公司与蒙商银行乌兰察布分行顺利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截至目前,窗口累计接受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业务咨询30余次,成功受理办结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业务1件,共计金额1000万元,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助力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三是创新服务,搭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精准对接平台。扎实开展一系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行动,全面提升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质效。2023年以来,累计举办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座谈会3次,累计举办举办全市质押融资培训会2次,累计举办专场银企对接活动5次,创新性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线上线下银企对接会,便捷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家门口”实现“零距离”互动、“面对面”交流,首次引入乌兰察布市辖区外3家金融机构,为我市企业搭建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并持续跟踪银行机构对接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情况,切实疏通企业融资堵点难点。同时,以“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活动为契机,以政府门户网站、公众号、抖音视频等宣传媒介为载体,通过集中培训和点对点服务等方式,全范围、多维度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传解读,2023年以来,全市知识产权质押金额13.698亿元,累计惠及中小企业45家,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取得新成效。
下一步,乌兰察布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将继续与金融管理部门加强合作联动,帮助银行与企业精准高效地开展工作对接,不断扩大质押贷款普及度和惠及面,切实为企业创新发展纾困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