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消费预警提示
来源: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4-03-06 10:05 作者: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体大小: [ ]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必看!这份消费警示让你网购不踩“坑”

一年一度的“38女神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跨店满减” “福利红包”和“大额优惠券”等各类促销活动早已在各大社交媒体刷屏,让不少消费者觉得“买到就是赚到”。为帮助广大消费者有效规避消费陷阱和消费风险,在快乐消费的同时,乌兰察布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在此向您发出温馨提示:按需购买,理性消费,注意避开消费陷阱。

01小心“低价”套路

为了提高销售量,各大电商平台和网络商家推出“同款最低”“限时抢购”“买一送一”等宣传活动,让消费者陷入“再不买就亏了”的心理暗示,因此消费者在面对各类宣传活动时要保持清醒,除非是长期跟踪考察的商品,否则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而盲目跟风下单。

02警惕专拍链接

随着近几年网购直播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选择到直播间购买商品,不少主播通常只在直播间内通过言语介绍产品特性,告知消费者到下方的“直播下单链接”“直播间专拍链接”“xxx号宝贝”等仅标注价格的链接进行支付,这些链接通常无产品介绍,且由于主播删除直播回放和不保留回访,消费者出现消费纠纷后无法举证。因此消费者在购物消费时应警惕无详情介绍的链接,避免后续无法取证维权。

03避免场外交易

一些商家往往以优惠券和赠品等其他方式直接或间接引导消费者转入原网络电商平台以外的微信等社交软件平台进行交易,若商品出现问题,不仅消费者无法通过原平台进行维权处理,在举证和认定等方面也有较大困难。因此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要注意应使用由平台提供的交易方式,避免在商家引导下进行场外交易。

04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在购物节后,不少消费者反映被商家的促销信息和电话骚扰。提醒广大消费者,仔细阅读各电商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相关隐私政策及条款,非必要不提供个人信息,对涉及个人信息的资料单据要及时销毁,若收到非法推送促销信息,可以在12321平台登记投诉。

05有纠纷及时维权

在购物过程中,要仔细了解商品的各项参数和售后服务规则,购物后要保存好直播视频、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相关证据,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联系商家和平台沟通解决,协商不成,可以拨打12345、12315热线或登录“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微信、支付宝小程序)进行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